2025-09-12 23:58来源:本站编辑
"A公司的展位怎么看不见?""所以他们今年不招人了吗?"
上月2日在首尔大学冠岳校区综合体育馆举行的"下半年度首尔大学招聘会"现场,三五成群的学生们交头接耳议论着。这场由首尔大学每年举办的招聘会,本是韩国最大规模的企业集体招聘盛会,但今年参展企业仅126家,较去年的134家进一步缩水。学生青睐的SK、KT等大型企业今年均未设置招聘咨询展位。
从1日起在高丽大学安岩校区举行为期四天的招聘会上,2日三星电子专场说明会开始前30分钟,已有超百名学生排起长队。但高丽大学参展企业数量同样下滑,从去年123家减至102家。现代汽车、Kakao系企业等均未亮相。延世大学(108→101)、成均馆大学(111→92)招聘会也遭遇同样窘境。
大学招聘会规模正在全面萎缩。以往企业会配合年度定期招聘季进驻校园,并派遣校友开展"前辈面对面"活动。但自2019年现代汽车率先废除定期招聘、转向随需招聘后,SK、乐天等巨头相继跟进,校园招聘热情极速降温。某大企业相关人士坦言:"随需招聘能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用工,是应对经济不确定性的战略选择。由于各子公司招聘时间不同,企业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统一参加9月校招。"
随着就业寒潮持续蔓延,以随需招聘取代定期招聘的模式让年轻求职者深感不安。"企业招聘时间和规模完全无法预测,太让人焦虑了,"25岁的首尔大学工学院金姓大四学生抱怨道。首尔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B某质疑:"企业有岗位空缺才发布招聘,这难道不是在找'临时补缺'的人吗?求职者根本不知道机会何时出现,压力巨大。"更让他无奈的是:"招聘要求里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那应届生到底该去哪里积累经验?"
韩国经营者总联盟今年初对全国500家百人以上企业的调查显示,仅有60.8%的企业有新聘计划,较2022年的72%持续走低。雇佣劳动部7月发布的"岗位空缺比率"降至0.4,创26年来最低记录——相当于每10名求职者仅对应4个岗位。
韩国商工会议所6月对14.4万条上半年招聘公告分析发现,82%的企业只招有经验者。在人工智能时代,企业更倾向将重复性工作交给AI而非新人。"招聘岗位减少本就令人担忧,现在连投递简历的资格都没有,"26岁的高丽大学人文学院高姓硕士生坦言,"就业准备生的焦虑感正在持续加剧。"
舆论呼吁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实习机会。成均馆大学经济学系赵俊模教授指出:"企业应当增加高质量实习机会,帮助年轻人积累经验与信心。当更多学生获得实习经历,新一代才能抓住机遇,行业人才库方能扩大——这最终将反哺企业自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