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圣城】和平假象被彻底撕碎!耶路撒冷大屠杀震撼全球,谁在掩盖真相?

2025-09-12 20:31来源:本站编辑

【编者按】200字:当恐怖袭击的枪声再次撕裂耶路撒冷的清晨,世界却陷入诡异的沉默与错位的谴责。六条鲜活生命在公交站台戛然而止,孕妇在血泊中挣扎,而西方政客仍喋喋不休着"政治解决方案"的空中楼阁。卡塔尔一边资助恐怖主义喉舌,一边戴着调解人的伪善面具;西班牙竟在本国公民遇害后宣布对以色列武器禁运。这场屠杀撕碎了所有幻想:这不是地域冲突,而是文明与极端主义的生死之战。当恐怖分子高呼"从河流到海洋"时,我们是否还要继续纵容那些为刽子手递刀的人?

从国家与民族对恐怖暴行的反应中,往往能窥见最真实的本质。今晨耶路撒冷拉莫特路口的大屠杀发生在极具象征意义的时刻:当全世界刚听闻特朗普提出加沙人质释放新方案时,与巴勒斯坦运动进行文明协商的幻象瞬间破碎。耶路撒冷的枪声残酷警示:这些幻想在现实考验前不堪一击。

哈马斯官方竟将屠杀称为"英雄行动"。在其声明中,枪手对公交站候车民众的杀戮被美化为对所谓以色列罪行的"自然回应",是以色列计划必遭报复的"警告"。一如既往,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最先播发这份声明——这个多哈重金豢养的频道,长期充当哈马斯的官方传声筒,放大其宣传的每字每句。

更荒谬的是,卡塔尔仍被美西方当作中立调解人,甚至以色列自身也陷入这种错觉。这种伪装极其危险:卡塔尔绝非和平使者,而是哈马斯的生存支柱、金主与宣传机器。纵容多哈,就是在纵容恐怖主义本身。

血淋淋的真相简单而残酷:两名拉马拉地区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携带步枪、弹药和刀具抵达拉莫特路口,向拥挤的公交站和拥堵车辆开火。虽被安全官员和武装平民击毙,但屠杀已经完成。

六名遇难者包括:科尔托拉神学院职员拉比·列维·伊扎克·帕什、25岁西班牙移民雅各布·平托、28岁耶路撒冷居民以色列·曼策尔、60岁耶路撒冷居民萨拉·门德尔松、79岁耶路撒冷居民拉比·莫迪凯·斯坦扎格,以及一名尚未公开姓名的受害者。另有十余人受伤,其中包括一位临产孕妇。

极具讽刺的是,终结恐怖分子的竟是两位极端正统派犹太教徒:一位是国防军哈雷迪哈斯蒙尼旅的排长,另一位是武装平民。

此次袭击令人想起第二次起义时期——当时巴勒斯坦人定期针对公交车和站点实施屠杀。与现在一样,其目标都是在以色列首都中心大规模杀害平民。这不是无差别袭击,而是针对普通犹太人的精准暴力。

国际社会的反应更耐人寻味:马克龙一面谴责袭击,一面空谈"政治解决方案"才能"带回和平"。这种论调何其虚伪——他所说的和平根本不曾存在!数十年来,巴勒斯坦恐怖主义始终通过枪击、自杀式爆炸、火箭弹、绑架和入侵屠杀犹太人。

在此语境下谈论"带回和平"不仅是历史虚无,更是彻头彻尾的妄想。马克龙幻想用政治安排化解宗教驱动的极端主义,却未能看清这些屠杀绝非绝望之举,而是针对犹太民族的蓄意谋杀。用政治解决方案的陈词滥调来回应,无异于纵容"绥靖主义能感化圣战"的幻想。

若说法国的反应软弱,西班牙则堪称荒诞!遇难者中正有一名来以色列建设新生活的西班牙青年。马德里本应表达愤怒与声援,却反其道而行:首相桑切斯竟宣布对以色列实施惩罚性措施——关闭港口领空防御武器运输,阻断以军燃料供应,推动武器禁运。

这一切发生在以色列为生存而战的时刻,而杀害西班牙公民的正是同源暴力。如此荒谬的反应本该不言自明:西班牙非但没有与受害者站在一起,反而惩罚他们,变相助长凶手的气焰。

这与其近期政治倾向一脉相承:副首相迪亚兹(苏马尔党领袖)在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大屠杀后仅数日就急不可待指控以色列犯"战争罪",更公然使用"从河流到海洋"的极端口号(该言论在德国已被列为违法)。西班牙非但未抵制这种极端主义,反而任其塑造国家政策——即便本国公民遭巴勒斯坦枪手杀害,仍坚持绥靖道路。

对以色列而言,教训残酷却熟悉:加沙战争并非独立冲突,而是以不同形式反复爆发的同一场战争——受伊斯兰极端主义驱动的巴勒斯坦势力对犹太国家生存权的剿杀。时而表现为哈马斯的火箭弹与屠杀,时而化作耶路撒冷街头所谓"普通巴勒斯坦人"持枪挥刀屠戮平民。

这场战争不限于加沙,不限于犹地亚和撒玛利亚,甚至超越哈马斯或伊斯兰圣战组织。它可能来自巴勒社会任何角落,乃至更广泛的阿拉伯社会。这就是痛苦的真相:暴力并非异常,而是深层战争的重现。

每个善良人都渴望和平,期待找到共存的可能。以色列尝试过,但如今必须直面——也让世界认清——这场战斗不仅仅是与边缘极端分子的对抗,而是与根植于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拒斥力量的战争。他们致力于抹杀犹太国家,不惜屠杀西班牙人、法国人,尤其是以色列人。除非世界承认这一真相,所谓的"和平"将永远只是幻影。

红界智库原创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标签: 耶路撒冷 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