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14:40来源:本站编辑
英国为何脱离欧盟?或许更该问的是:它当初为何加入?汤姆·麦卡格在这部跨越1942年至今的英欧政治全景史中,试图同时回答这两个问题。最难得的是,他以冷静却不失力量的笔触,切入这场撕裂政治、粉碎友谊的争论,竟让人读完同时对爱德华·希思和伊诺克·鲍威尔生出敬意——能做到这一点的著作寥寥无几。
麦卡格给自己设定了一项艰巨任务:解读英国战后最具深远影响的两大决策。他不仅以公允态度,更以宏大的叙事格局和新锐视角完成论述,这本身就是重要成就。大卫·基纳斯顿和多米尼克·桑德布鲁克曾以点彩式细节描绘英国战后史,安德鲁·马尔和布莱恩·哈里森则更侧重宏大叙事,关于英国如何应对帝国终结与全球化挑战的著作并不稀缺。但麦卡格通过追踪英国与发展中欧盟关系的核心地位——甚至是过去80年英国政治的关键组织原则——极大拓展了我们对这个时代的理解。
当然,有人或许认为我因参与脱欧公投而刻意抬高这段关系的重要性。我对麦卡格著作的客观性也确实受其采访经历影响。但当西方辩论被移民与边界、旗帜与身份、关税与贸易、对权贵的不信任以及对民粹主义不满的担忧所主导时,很难说麦卡格的聚焦点有失偏颇。
故事始于1942-43年的阿尔及利亚:戴高乐在此确立对法国未来的领导权,让·莫内孕育着以超民族主义构建欧洲安全未来的梦想,哈罗德·麦克米伦为联盟紧张关系施展外交安抚,而伊诺克·鲍威尔正在接受帝国黄昏的现实——正是这落日驱使他追寻新梦。
对精英政治博弈的关注或许显得传统。麦卡格确实擅长考林式的分析,剖析从哈罗德·威尔逊到戴高乐本人如何操纵事件、顺应潮流以夺取和维持权力。但这本书远非高层政治定位的编年史,它本质上是一部思想史,展现理念推动历史进程的力量。麦卡格关注政治家,同样聚焦历史学家、哲学家甚至诗人。要理解最终使英国脱离欧洲的浪潮,关注诺曼·斯通、罗杰·斯克鲁顿和T.S.艾略特,与关注容克、托尼·布莱尔和鲍里斯·约翰逊同样重要。
麦卡格揭示:欧洲一体化进程主要由思想家——意识形态塑造者如莫内——推动。他们虽未担任传统高位,却塑造了政治家运作的精神世界。借用凯恩斯的话:自认为不受意识形态影响的务实者,其实是某个 energetic fonctionnaire(充满活力的公务员)的奴隶。当然,大陆政治家如戴高乐对欧洲未来持有与坚定一体化派不同的观点,但他所体现的独特法兰西视角——务实、现实主义、根植传统——终不敌联邦主义者的愿景派。莫内及其盟友构建了对过去的解释(民族主义是万恶之源)与未来的目的论(愈趋紧密的联盟是冲突的化解之道),这已成为基督教世界的新公民宗教。
该宗教在英国亦有门徒,其中最虔诚、最勇敢的莫过于带领英国加入欧共体的爱德华·希思。麦卡格展现了这个孤高政治家真正的理想主义——他深信欧洲梦能超越历史隔阂的变革承诺。但麦卡格也解释了他如何在将欧洲一体化视为不适、非英式历史背离的政治文化中孤独前行:这种背离要么被间歇抵抗,要么被勉强接受。希思是唯一明确亲欧的英国首相。工党历史上多数时间反对欧共体,威尔逊的决策更多出于政治弱势和经济失败而非信念。对许多保守党人而言,帝国失落促使他们寻找重获影响力的途径,而欧洲似乎能提升国际“影响力”——但这对党和国家付出的代价日益难以承受。
最积极摆脱后帝国幻想的英国政治家是伊诺克·鲍威尔。麦卡格视其为莫内的精神镜像,当代保守党思想世界的主要塑造者。鲍威尔作为原始货币主义自由市场派具有影响力,但更深远的是他作为民族国家——特别是议会民主制——的捍卫者,认为这种制度最适宜英国繁荣。
麦卡格以细腻笔触剖析鲍威尔对移民问题的态度:指出1968年其言论中的算计与机会主义,理解其与领导层决裂中的个人野心,回顾其立场中的锋利棱角,同时也传达其分析的智力力量、完整性及其警告的预见性。
麦卡格表明,鲍威尔的思想并非孤立激流,而是灌溉保守党思维的强大支流,与斯克鲁顿、莫里斯·考林、T.E.阿特利、佩里格林·沃索恩、雪莉·罗宾·莱特温等思想家共存。在政治上,他也并非独行者——从休·弗雷泽到伊恩·高再到约翰·比芬,最终连撒切尔夫人也得出相同结论:捍卫民族国家是其政治时代的核心战役。
这些思想家与政治家对2010年代保守党一代——戴维·卡梅伦、乔治·奥斯本、多米尼克·卡明斯、约翰逊等人——的影响,是麦卡格著作的收官部分。我认为他准确地将这些人的行动与反应置于更广阔的图景中:罗德尼·利奇和吉米·戈德史密斯等商人、诺曼·斯通和安德鲁·罗伯茨等历史学家、西蒙·赫弗和查尔斯·摩尔等记者,都影响了保守党如何看待自身与国家。
脱欧是错误,抑或英国加入欧盟本身才是历史岔路?这将交由未来历史学家判断。但若不理解历史本身如何塑造政治态度——即思想家与作家所诠释的战争、帝国、民族叙事、政治制度、民主发展及政治问责——便无法读懂这场辩论的演进。麦卡格深刻认识到:决定这场辩论轮廓的是历史而非经济甚至人口结构。他对这场斗争的历史书写,堪称一部引人入胜、权威、原创且充满智慧的时代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