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维加斯“蠢蛋乐园”:纸醉金迷背后的荒诞狂欢场

2025-09-12 14:31来源:本站编辑

【编者按】200字:当婚姻成为写作的素材库,当窥私欲披上纪实的外衣,文学与道德的边界便开始模糊。琼·迪迪安与丈夫邓恩用半生演绎了"作家永远在出卖他人"的箴言——前者凭借悼亡回忆录登上神坛,后者却在遗作中被证实只是女儿悲剧的旁观者。这本再版的《拉斯维加斯》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创作伦理的幽暗地带:我们究竟在记录生活,还是劫掠他人伤痛来成全自己的文字?或许正如书中那个灯光璀璨的"白痴迪士尼乐园",所有纪实文学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虚构剧场。

在《向伯利恒跋涉》(1968)前言最后一段的斜体字中,琼·迪迪安不慎说漏了嘴:"作家永远在出卖别人。"这话堪称真理,不过我们至少可以明确,她当时针对的是记者而非诗人或小说家——虽然她很可能用同样冷冽的目光审视所有舞文弄墨之人。六年后,迪迪安的丈夫约翰·格雷戈里·邓恩出版了《拉斯维加斯:黑暗季节回忆录》,这其实算不上回忆录,更像是部令人不适的自传体小说。或者用他的话说,"一部重现真实与虚构交织时空的小说"。这个时空即1970年代初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

迪迪安与邓恩的婚姻是故事的幽暗背景。他当时正经历"精神崩溃"——这个如今已不常听闻的说法。他对她说"和她生活就像和食人鱼同居",她说他" clinically detached (临床性抽离)"。他的治疗方式是做采访报道,因为这能"麻醉自己的问题"。他渴望通过窥探他人实现" voyeurism (窥私癖)的救赎"。

于是他来到拉斯维加斯,租下皇家波利尼西亚公寓的一间单元。随后数月里,他结识了几位赌城典型人物:应召女郎、脱口秀演员和廉价侦探。他获取他们的信任,却清醒意识到自己终将背叛这份信任。妻子以一贯的锐利指出,他身在罪恶之城是为了" vandalise (破坏)他人生活",而非直面自身困境。换言之,作家永远在出卖别人。

用迪迪安的名言引荐邓恩再版的作品或许有失公允,但事实是他永远活在她的阴影之下。邓恩曾是成功的记者、小说家和编剧,但与他在杂志撰稿和剧本创作中长期合作的迪迪安,如今已被奉入文学神殿,成为无数文艺青年的偶像。命运的讽刺从不缺席——她的声名很大程度上源自《奇想之年》(2005),这部获奖回忆录记载的正是邓恩突发心脏病离世的经历。而在2021年迪迪安逝世四年后,《致约翰的笔记》出版,讽刺再度降临:尽管书名如此,书页间满是给心理医生的笔记,真正的主角却是他们1966年收养、饱受酗酒之苦39年后离世的女儿昆塔纳。母女羁绊才是这本书的核心,而非夫妻之情。

或许有人期待《拉斯维加斯》再版能分流人们对迪迪安的过度关注,但这恐怕难以实现。这确实是本佳作:文风犀利、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甚至动人肺腑。但它终究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记录着巨型度假村出现前,赌城肮脏时代的最后时光,那个尚未将赌博与卖淫包装成"健康娱乐"的年代。邓恩呈现的是未经商品化的糜烂维加斯,却依然是我们熟悉的那个赌城:"建筑抛物线构成的愚蠢迪士尼乐园,密布的电线杆,天堂般的汉堡摊和俗气的童话宫殿……夜晚则是灯火通明的愚蠢迪士尼乐园。"

他擅长描绘建筑环境,更精于刻画市井人物。那个不好笑的脱口秀演员是"周薪万美元的从未成功也永不会成功者",却正处于职业生涯巅峰——他是猫王暖场嘉宾。应召女郎用整洁账簿详细记录每次性交易。侦探则是......

邓恩与三人共度珍贵时光,观察与倾听。他记录下:"掷骰子是最难精通的游戏,必须成为行家里手才能掌控牌局"以及"老鹰只想把你投进监狱(指政府意图治罪)"。书中充满值得引用的妙语,但远不止于糜烂生活的文字化呈现。这里进行着道德挣扎(关于作家出卖他人的永恒命题),亦存在悬念:邓恩会回到妻子身边吗?众所周知,拉斯维加斯的反面就是家园。

活动预告

演讲系列:与伯纳德·康威尔共度夜晚

2025年10月27日周一晚7:00伦敦威斯敏斯特票价27.50-77英镑立即预订

红界智库原创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标签: 拉斯维加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