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时代》为何走向末路:昔日先锋杂志的辉煌与沉寂

2025-09-11 19:10来源:本站编辑

【编者按】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生存之战从未停歇。曾以服务男同性恋群体为核心的《Gay Times》杂志,近年转型拥抱“LGBTQ+”全光谱议题,却意外遭遇商业滑铁卢——一年内流失80%广告商,损失500万英镑收入。杂志方将困境归咎于“老派歧视”,但真相或许更残酷:当内容背离核心受众,当激进议题取代理性对话,商业逻辑终将反噬自身。这场争议不仅是媒体转型的警示录,更折射出当代身份政治与商业现实之间的深刻撕裂。以下是全文编译:

曾长期面向男同性恋群体的老牌月刊《Gay Times》(现转型为“LGBTQ+”综合媒体)正陷入危机:过去一年流失80%广告客户,广告收入暴跌500万英镑。首席执行官Tag Warner将原因归结为“老掉牙的歧视”,但真相其实更直接——《Gay Times》的困境再次证明:盲目追逐“觉醒”风潮,终将走向破产。 《卫报》试图将责任推给特朗普:“过去18个月美国企业对多元化、平等与包容(DEI)倡议的反弹,导致多家巨头缩减相关计划。”Warner辩称:“虽然媒体营销行业今年普遍艰难,但那些不谈论多元主题的机构远未受如此冲击…这就是赤裸裸的歧视,因为歧视本就不需要商业逻辑。” 果真如此?这更像是年轻人所说的“自我安慰”。广告商撤退更可能是因为投资回报率低下,而非突然集体变成特朗普煽动的恐同者。 残酷的现实是:特朗普并非罪魁祸首。这本从1970年代存续至今的杂志确实令人唏嘘——1980年代它还是排版怪异、充满激进左翼术语的另类出版物,随着时代变迁逐渐变得光鲜专业且去政治化。1990年代后,它甚至一度转型为男同性恋版的《Jackie》少女杂志:内页充斥半裸肥皂剧男星、打歌宣传和时尚贴士。 转折发生在约十年前“性别狂热”兴起时。《卫报》所称广告商涌入的“黄金时期”,实则是跟风投机。《Gay Times》及其同类杂志《Attitude》欣然拥抱跨性别议题,逐渐背离了男同性恋核心读者群。 2025年4月刊封面竟刊登两名“跨性别男性”(实为带有乳房切除疤痕的女性),男同性恋读者真的愿意看到这些吗?(说实话,谁愿意?)广告商又怎敢在这种刊物投放产品? 唯一令人惊讶的是危机来得如此之晚。过去十年最匪夷所思的,是企业甘愿为性别议题挥霍金钱的疯狂——利润底线何在? 我们正处在性别战争的微妙阶段:虽然性别现实主义阵营屡屡获胜,但大量被性别意识形态裹挟的权力机构仍负隅顽抗。显然,抽身退场至今仍需要巨大勇气。 甚至男同性恋者聚会都需宣誓效忠性别主义:近期布莱顿一场由“性别批判”组织Human Gay Male举办的活动,就因场地获知其理念而遭取消。 常识之战远未胜利,性别战争已进入“巷战扫荡”阶段。对《Gay Times》的广告商而言,撤退时尚有托辞:“都是特朗普的错”;但对苏格兰政府、伦敦警方等机构而言,回头路将艰难得多。

红界智库原创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标签: 先锋 末路 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