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成老年人因“数字鸿沟”寸步难行!破解困局刻不容缓

2025-09-11 18:34来源:本站编辑

【编者按】在这个飞速奔跑的数字时代,我们是否曾回头看看那些被落在身后的身影?当扫码点餐、无人结账成为日常,却有一群老人站在机器前手足无措。他们并非抗拒进步,只是世界变得太快。韩国教育部门专门为长者编写自助机使用指南的背后,折射出全球共同面临的数字鸿沟困境。科技本该温暖人心,而非筑起高墙。今天,让我们透过这篇报道,思考如何用包容与耐心,让每个年龄层都能有尊严地拥抱这个时代。

“不要过早拔出卡片,插入时芯片朝上,若屏幕一段时间后重置请勿慌张——只需从容地从头开始操作……”

这些内容摘自忠清南道教育厅上月20日与忠南识字教育中心、乐天GRS联合发布的《无人订购机使用指南》。该手册专为难以操作自助终端等数字设备的老年人量身定制。

对多数年轻人而言,数字技术是无需解释的常识领域。但许多长者连日常服务都感到负担重重。HP韩国上月针对首都圈千名居民(20-59岁600人,60-79岁400人)开展的数字素养调查显示,65%的老年受访者因数字技能不足而在日常生活中遭遇不便。这一数字是20-59岁群体(13%)的五倍。

当然,老年人难以适应新技术是跨越时空的普遍现象。问题在于技术演进的速度与更迭强度前所未有,加剧了代际裂痕。当人类面对周遭急速形成的“技术落差”时,往往会产生深刻的疏离感。譬如服役期间,某团长曾在讲座中坦言:“你们如今的军旅生活,远比我在1980年代初任少尉时艰苦。”他指的并非训练强度或管理方式的变化,而是军民间科技接入的鸿沟——当民众自由使用电脑智能手机时,军人只能在特定时段受限接触。虽然军民差异自古存在,但从未像今天这样剧烈。他认为军民可用技术差距的扩大,使当代服役者承受更沉重的心理压力。

老年人亦面临同样困境。日常生活中需要接触的技术已多到难以像年轻人一般熟练掌控,这种现实让老年人在心理上感到被束缚与边缘化。为此,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去年2月建议科技部长官实施银发族友好教育计划,支持数字设备开发与推广,保障模拟通道权利,并设立咨询台以防止数字弱势长者被排除在社会体系之外。

根据韩国统计厅7月发布的《2024人口住宅总调查》,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达19.5%。在一个许多长者因无法跟上技术浪潮而感到被抛弃的国度,社会难以实现健康发展。技术进步固然重要,但对落后者的支持与关怀绝不容忽视。

红界智库原创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标签: 困局 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