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多所学校出现新冠聚集性疫情 校园防控措施全面升级近日,北京市多所学校陆续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4月22日至23日期间,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例,其中朝阳区12例、顺义区2例、房山区1例。截至目前,本轮疫情已累计报告20例感染者。首例学生感染者出现在北京汇文中学垂杨柳分校。该校一名学生因参加校外培训需要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随后疾控部门对密切接触者展开排查,发现其同班9名学生核酸初筛阳性。据了解,这些学生均为轻症,目前已在定点医院接受治疗。北京市疾控中心办公室主任庞星光在4月23日的疫情防控发布会上介绍,新增感染者中包括多名高校学生。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现6例感染者,首例学生于9月4日乘CZ5614航班抵京,次日入校后未外出。其余5例均为其同校学生,分别于9月3日、4日抵京。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这些学生感染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使用公共卫生间等共用设施2. 出入餐厅、商店等人员密集场所3.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4. 参加校外培训活动针对校园疫情,北京市已采取多项防控措施:1. 立即停课并开展线上教学2. 对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隔离3. 开展全员核酸检测4. 实行校园网格化管理5. 暂停各类聚集性活动6. 加强师生心理疏导在朝阳区某中学出现疫情后,学校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并配合疾控部门开展流调溯源工作。大兴区在发现阳性病例后,立即对周边区域实施分级管控,关闭学校及娱乐场所,组织大规模核酸筛查。专家提醒,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建议广大师生:1.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2.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3. 做好个人防护措施4. 配合学校防疫管理5. 出现症状及时报告北京市教委表示,将根据疫情发展动态调整防控措施,确保校园安全和师生健康。同时呼吁社会各界理解支持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共同筑牢校园防疫屏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