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紧急警告:全球1.3亿人因极端高温陷入赤贫!

2025-09-09 18:16来源:本站编辑

【编者按】全球热浪持续升级,极端天气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冲击人类生活。今年夏季,韩国遭遇47年来最猛高温,土豆价格一年暴涨30%,背后折射的却是全球粮食危机与气候经济的深层震荡。世界银行首席气候经济学家发出警告:这绝非孤立事件!当多国粮仓同时因热浪减产,全球食品价格将陷入“完美风暴”。穷人为温饱挣扎,富国为医疗买单,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究竟如何应对这场席卷餐桌与钱包的生存之战?以下是深度解析——

今年夏季(6月至8月),韩国全国平均气温达到25.7摄氏度,创下自1973年国家气象观测网建立以来最炎热的夏季纪录。在史无前例的热浪袭击下,土豆价格一年内飙升30%,韩国央行分析指出,农畜水产品价格上涨将导致今年第三季度(7月至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0.3个百分点。

专家警告,此类现象并非韩国独有,且不会短暂消失。世界银行首席气候经济学家斯特凡·哈勒加特近日接受专访时表示:“气候变化极大增加了全球多地区同时遭受冲击的可能性,这将导致食品价格面临更严重的破坏。”我们与负责世界银行气候经济研究的哈勒加特深入探讨了热浪与气候变化对经济和食品价格的影响。

◇ 热浪的经济冲击

- 您认为热浪会成为推高全球食品价格的主要因素吗?

“通常极端天气仅影响特定区域的农业波动。但当全球多个主产区同时遭遇热浪或干旱(如2018年),或出现供应链同步断裂时,食品价格将受重创。未来气候变化将显著增加多产区同时受灾的概率,价格暴涨危机会更频繁发生。”

- 热浪引发的通胀对人类威胁有多大?

“最新研究显示,全球已有12亿人高度暴露于气候风险。预计到2030年,因农业减产和价格飙涨,将有1.3亿人陷入极端贫困。城市贫困人口将60-70%收入用于食品,即使价格上涨10%也是毁灭性打击。”

- 是否有地区更易受热浪经济冲击?

“城市中高温直接推高死亡率和降低劳动生产率。例如德里贫民窟的日薪工人,气温每升1度便损失10-20%收入。农村地区热浪直接打击劳动力和牲畜,导致农业减产和收入下滑。尽管各地影响不同,但贫困群体受害最深。据世行报告,最贫困国家人口因热浪将损失6.2%生产力,而高收入国家仅受影响0.2%。”

- 这是否意味着韩国等发达经济体无需重视气候应对?

“并非如此。发达经济体户外劳动者较少,热浪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相对小,但其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脆弱,且老龄化人口面临特殊风险。例如高收入国家老年人口多,热浪可能导致医疗系统承受巨额支出。”

◇ 应对热浪的方法

- 如何遏制热浪与气候变化?

“当务之急是加速经济‘脱碳化’,延缓气温快速上升。”

- 有观点认为脱碳反而推高价格?

“世行研究显示,到205年实现碳减排75%的路径将比当前模式带来更快经济增长。随着太阳能与风能普及,电力成本将持续下降。电动汽车也将比燃油车更便宜,证明脱碳具成本节约潜力。但钢铁、水泥、航空等高碳行业脱碳成本较高,短期减排可能推升价格。不过技术快速进步有望及时推出平价替代方案。”

- 即使减排,气候变化趋势难立即扭转?

“因此农业领域需同步推进‘适应投资’,降低粮食生产的气候脆弱性。适应与韧性建设方面的努力与投资正持续增加。虽不如根除问题理想,但必须推广已验证的措施。例如调整作物结构适应气候、投资高效灌溉系统、帮助农民转向抗逆作物及农法。鉴于歉收可能频发,各国需保持充足粮食储备。危机时现金援助可助民众获取食物,并搭配实物支援作为补充。”

红界智库原创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标签: 世界银行